江苏各地这样过七夕节:乞巧升温 情人节降温 - 法治 - 法新网
江苏各地这样过七夕节:乞巧升温 情人节降温
2019-08-07 19:24:41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昨日,徐州市泉山区奎园社区举办七夕活动,让从来没有高调示爱过的老两口乐开了花。

针对传统七夕节,各大花店纷纷提前备货。图为在南京汉中门花卉市场,摊主们忙碌着准备花束。 牛 宇  宋 宁摄

十二生肖鞋。 庄文斌摄

今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列入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七夕。近年来“七夕”被更多地贴上爱情的标签,随着中国传统节日不断升温,人们对于这一节日背后丰富而多层次的内涵需求被逐渐打开。

“乞巧”升温,“情人节”降温

经常逛博物馆的文物爱好者对南博馆藏的一件清代“雕漆牛郎织女纹盘”应该不会陌生,这件漆盘上,一侧雕刻出飞上云端的织女,一侧雕刻出地面上的牛郎,有情人被一条无情的天河分隔,两两相望,无法团聚。专家介绍,“牛郎织女”题材的文物很常见,从曾经放置在长安昆明池畔的牛郎织女石雕,到民国“牛郎织女”纹瓷器,都能找到这对苦命情侣的身影。在南京博物院,同样能发现诸多包含“牛郎织女”元素的文物。

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故事,让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七夕节一直以来被单一地贴上了“中国情人节”的标签。

一周前,不少公众号就开始推送各种七夕送礼指南,教你在各种花式表白中脱颖而出。多家旅行社加推七夕当天专业摄影师随团跟拍直播等产品,苏州吴门桥街道大龙社区还特别邀请了辖区婚龄超过40年的12对夫妇,一起组团浪漫迎七夕,重拍婚纱照。

除了早早备货的花店、被提前预定的餐馆、电影院外,各大网购平台也成了浪漫的推手。

京东发布的大数据显示,“七夕情人节礼物”成为一周热门搜索词第一名,其中,项链、手镯、吊坠等金饰品的销量超过平时的3倍,演出票务也比平时增长了36%。拼多多新造了“夕夕节”,除了“拼对象”活动外,还和老字号跨界打造“我黑凤梨”等拥有潮流名字的“夕夕糕”。而在淘宝平台,“七夕节送老婆惊喜实用”也成了搜索关键词。

记者发现,虽然商家依然强行将七夕与“中国情人节”捆绑销售,花尽心思在商品和浪漫之间建立联系,但随着中国传统节日的不断升温,今年人们对于七夕文化内涵的挖掘有了更丰富的层面。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在七夕相关的旅游内容中,“乞巧”这一关键词的热度较去年同比上涨37%,而“情人节”关键词的热度则较去年下降4%。

是“女儿节”,也是“晒书节”

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流变与扬弃中,传统节日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更重要的是,节日中的习俗、传说,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起到了凝心聚力、赓续传统的纽带作用。

七夕节成为中国人的情人节,源自大家熟知的牛郎织女这一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事实上,七夕节在古代与情人节没啥关系,更类似于“女儿节”。

民国南京学者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七夕乞巧》中说:“七夕前日,妇女取水一盂,曝烈日中,使水面起油皮,截蟋蟀草,如针泛之,勿令沉下,共观水影中如珠如伞如箭如笔等状,以验吉凶。相传南唐后主生辰,适当七夕,宫人以其时当祝嘏,故预先期而乞巧云。”

这段文字生动记录了南京七夕“乞巧”民俗。女孩子们会在七夕来临前一天,取一个水盂盛满水,在太阳下暴晒,水面很快就起一层油膜。然后,女子们将斗蟋蟀的草截断,轻轻放在水面上,不使其沉下。草的影子在水中呈现不同形状,“如珠如伞如箭如笔”,据此来判断这个女孩子的巧拙。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南唐李后主时期。最初是宫女们祝祷的仪式,以此来祈求心灵手巧。

另一位南京学者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也记录了南京“乞巧”,不同的是,他记录的“乞巧”,不是斗蟋蟀草,而是针,通过针投下的影子来判断能否“乞巧”成功。

“浮针乞巧”“浮草乞巧”蕴含着女子们向织女祈求巧手艺的期盼,旧日南京以云锦为业的女子特别看重这一“乞巧”仪式,相传早在南朝时期,南京的女子就会在七夕这天举办“乞巧会”,一直流传到近代。

“乞巧”的习惯不仅仅限于南京,在江苏省各地都有。《江苏省志·民俗志》记载,苏州人将乞巧的水称为“鸳鸯水”;江南一些地方有喜蜘应巧的民俗。女孩子七夕当晚在梳妆盒里放一只蜘蛛,第二天早上打开,如果蜘蛛结了网,那就意味着“得巧”,拥有了巧手艺。

扬州、 常熟等地流行“穿针乞巧”,少女们聚在一起穿针引线一起做女红;徐州则流行在月光下用红丝线穿绣花针乞巧。

此外,百变“七夕”还有个朴素的名字叫晒书节。道教认为掌管文运的魁星就诞于七月七日,于是这天同样受到读书人的祭拜。当然,古人晒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书籍,防潮防虫。无论是哪种解读,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相比,七夕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呼唤工巧匠心,彰显工匠精神

这个七夕节,多场文化活动将在江苏举行,探索传统节日的时代表达方式。

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沈建东将来到南博老茶馆,举办一场名为“中国传统七夕的文化启示”讲座。沈建东告诉记者,古人将“牛郎织女”想象成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模式,象征着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通博物苑开展“情动七夕共乞巧”活动,参观者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体验“投针验巧”“结绳记誓”“巧手织绣”等七夕民俗活动,在新时代重温传统的温度。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是古长干里所在地,诞生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成语,因此被称为“爱情圣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工作人员陈小雪告诉记者,这个七夕节,传统文化爱好者们将穿上漂亮的汉服,再现穿针乞巧、祭拜牛郎织女和魁星等仪式,呈现原汁原味的七夕民俗。而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在传播渗透情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情”的内涵和外延。4月29日,红豆寻找最美爱的故事在上海同济大学正式启动,90后煤矿行业工作者在井下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甘肃蓝天救援队长行进在公益救援的路上……致敬不负青春的追梦者,为七夕节浪漫的氛围中注入积极的青年力量和社会责任。

不论是乞巧的旧俗,还是浪漫的新俗,七夕都被大家寄予了一份美好生活的祝愿。古代农耕社会,很多劳动者在精益求精的手工艺中,体悟出生活的意义。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呼吁,将七夕节看作呼唤工巧匠心、彰显工匠精神的节日。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