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伙做微缩模型还原古代城市风貌 - 国内 - 法新网
西安小伙做微缩模型还原古代城市风貌
2019-09-27 08:03: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1
听新闻

  西安小伙阴先生的长相似乎与他的事业并不相符。这个留着胡子的“糙汉子”从事的是微缩模型制作,在他和团队成员的手下,一处处唐代古城建筑和院落被重建起来。在此前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备受称赞的靖安司内唐长安城微缩景观就是由他们制作的。

  近日,阴先生制作的古建模型受到关注。9月25日,阴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大学时他学的是影视动画专业,毕业后和同学成立微缩模型工作室。以后,阴先生打算成立微缩模型艺术馆,展出自己的作品。

与同学合伙成立工作室

  阴先生201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在大二时的场景设计课上,阴先生和同学们做了一批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的模型,例如面摊、菜摊、老房子等。“当时我们把照片传到了人人网上,就小火了一阵。”阴先生说,当时他做模型没什么技巧,还处于摸索学习中。现在的制作技艺比以前更加熟练,时间也缩短很多。

  阴先生说,大学毕业半年后,他与大学同学合伙成立了模型制作工作室,开始了微缩模型制作的事业。

  在阴先生看来,制作模型与绘画有些相像,“画画要写生,模型也要去现场,而且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阴先生介绍说,制作模型去现场拍照时,要测量尺寸,一般模型会按照500:1的比例缩小。模型制作不仅仅是客观再现,还会把相关的东西,例如人物、植被等能反映城市特点的元素集中在一个场景里面,“算是半写实半创作。”

  查阅大量资料力求准确还原

  为了制作古建模型,阴先生时常要看大量的书籍和资料。他说,在做项目时,要研究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和书里记录的资料,并进行汇总,然后再把很多物件或是资料汇集到一个场景里。

  “比如做汉代宴饮的场景,要集中展示多种屏风、酒杯等。有些文物出土了之后可能是残片,要根据同时代的东西来还原。汉代的一些物品和现在的功能不一样,这些都要查资料来判断。之前有一个很奇怪造型的碗,我说肯定不是汉代的,后来一查是清朝人做的,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很多规律。”阴先生说。

  据介绍,微缩模型的制作材料基本上都是还原原物,例如青铜器制品,阴先生和团队就找来铜器打磨,“这样做的话耐看耐拍。”

  工作室成立的前两三年,运营状态并不好,“当时想的是召集对模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做些事,而实际中却要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毕竟团队都要吃饭,要交房租”。阴先生说。但同事们依然坚持较高的制作标准,工作室逐渐在业内积累了一些人气。

  经朋友介绍,工作室接到了《长安十二时辰》剧组的项目。

  3个月完成3000余个微缩房

  阴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说,当时他了解到《长安十二时辰》的剧组考察了很多制作模型的工作室,因为他的团队做古建筑模型比较多,经朋友介绍开始接触到这部剧的剧组。

  “我们平时做展馆的东西较多,制作严谨,跟主创的创作理念比较契合,他们觉得我们做的东西还可以,就把活交给我们了。其实当时没想过该剧会大火。”

  阴先生说,古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为了尽量还原历史场景,模型的主要材料都是用木片来手工制作,没有选用现代材料,所以做起来也非常耗时,“正因为这样的选材,以及颜色的协调,才保证最后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在制作的过程中,阴先生收养的一条流浪狗给团队带来了些麻烦。“养的小流浪犬长大一点后,开始磨牙,它咬了几间房子,得重新做。”此外,当时团队租的厂房条件很差,屋顶漏雨,冬天很冷。在这种条件下,团队30余人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000多个微缩房子的制作工作。

  因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唐代长安城的这一沙盘模型受到不少人的好评,阴先生和其团队也被更多人认识。阴先生说,得到大家认可,意味着对作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团队争取拿出更多的精品,让大家感受到微缩世界的魅力。

  做模型改变了性格

  生活在西安,阴先生说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小雁塔、碑林博物馆,都很能体现唐代特征。色彩风格、瓦片造型等,都能给模型制作带来很多灵感,可以说最像唐朝的就是西安了”。阴先生说。

  而从事模型制作多年来,阴先生笑称性格也发生了不少改变,“原来就是一个汉子,现在变得温柔多了。”

  对于以后,阴先生说想建一座微缩模型的艺术馆,也以制作模型的方式来记录历史的发展。“很多作品分散在各地,想做一个能反映地区变化的模型展出。以前很多老建筑不在了,希望能用微缩模型的方式保存下来。包括一个地方的树是什么样子的,是槐树还是杨树,我们在查阅资料之后将这些东西具象化,给大家留下一种纪念。”

责编:ff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