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退还绿、疏解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拓展多元“增绿路径”,持续扩大城区绿色空间,织补城市生态肌理,还绿于民、以绿惠民,让绿色成为了首都的鲜明底色,也用“触手可及”的绿地点亮了百姓生活。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自2017年疏整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市已实现“留白增绿”8844.2公顷,相当于13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绿色“答卷”。
一道绿隔地区建成公园102个
二道绿隔地区完成绿化8.7万亩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织补,实现绿满京华,满足市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北京进行腾退还绿,违法建设拆除,工厂、出租大院清退之后,坚定地把土地留给绿色,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张家湾公园等皆由此而来。朝阳区孙河乡通过连片式疏解、大尺度绿化,利用拆除违法建设和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空间打造北京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成为了市民周末休闲游憩的热门打卡地。”
本市还通过健全市域绿色空间体系,加强大尺度绿化、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绿地等各类型、各区域生态空间集中连片、互连互通,完善绿色空间结构,打造互联互通的休闲游憩体系。一道绿隔地区建成公园102个、“一环百园”的城市公园环初具规模;二道绿隔地区建成郊野公园40处、完成绿化8.7万亩,初步形成了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景观带。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建设城市健康绿道1405公里,通过绿道、绿带将历史名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共享游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有机连通衔接。2022年,朝阳区建设完成绿道35公里,打通与沿途道路的多个断点,串联多个公园绿地、网红打卡地。明年年底,全长130.8公里的朝阳北部绿道将整体连通,沿途服务周边12个街乡62个社区。
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
累计建460处 将再建50处
“留白增绿不简单满足于见绿见水,还要赋予绿地多元的生态休闲功能,让市民生活在公园城市,让绿地成为市民休闲赏玩的活力空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注重生态修复、生活功能有机融合,高质量推进身边增绿,打造公园式街道、花园式胡同,极大丰富了公园绿地的类型和功能。近年来累计建设460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全市公园数量超1000个,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为用地紧张的城区增加了较大尺度的生态空间和游憩活动空间。今年,海淀区厢黄旗公园就利用已经完成腾退拆迁区域,实施留白增绿21157平方米。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疏整促专项行动将持续推进留白增绿专项任务,强化生态和生活功能融合多元见绿,因地制宜打造大尺度绿化空间,推进棋盘路网林荫化改造,见缝插绿,建设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50处。
中轴线绿色空间景观全面提升
本市建成多处城市森林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本市着力打造以绿为体、林水相依的绿色景观系统。其中中轴线御道的恢复和周边绿色空间景观建设,对助力中轴线申遗和提升周边环境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市民提供了领略古都风貌、感受中轴线魅力的好去处。如今,中轴线绿色空间景观全面提升,建设完成鼓楼外大街绿地、燕墩公园,有效释放绿色空间活力。
今年,东城区建设完成中轴线绿色空间景观提升工程,实现南中轴御道全线贯通,8月面向市民全面开放。项目位于天坛公园西门周边和永定门外大街沿线,是中轴线南端环境提升的重要节点,总面积约2.7公顷,共栽植乔灌木约280株,色带、地被花卉等1万余平方米。同时,本市还建成广阳谷、新街口、常乐坊、新中街等多处城市森林,为市民提供了亲近森林的场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本市将持续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让绿水青山成为首都靓丽底色,擦亮首都生态文明“金名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