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环球调查|成都之夜,远不止火锅和小酒馆 - 调查 - 法新网
参考消息环球调查|成都之夜,远不止火锅和小酒馆
2019-08-12 21:11:4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1
听新闻

【环球调查 点亮城市“夜经济”(9)】

【原标题】成都之夜,远不止火锅和小酒馆

文/本报驻成都记者 李倩薇 康锦谦 胡旭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这是1200多年前杜甫笔下的成都。生活在这座以休闲著称、以美食闻名的城市,成都人的夜生活自古以来就丰富多彩。

时至现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成都的夜间经济也从夜食、夜娱向夜游、夜展、夜秀、夜读、夜跑等更为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拓展。美食“烟火”之外,成都的夜生活充满了更多想象。

如果说串串、火锅、冷淡杯和小酒馆构成了成都夜经济的1.0时代,那么随着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的深入,融合艺术、文创、赛事等新兴消费业态的出现,成都夜间经济业态已进入2.0时代。

食客在成都市宽窄巷子的一家火锅店内观看功夫茶表演(刘坤 摄)

夜间书店寻找内心宁静

每天晚上,来成都打拼近十年的小楠会在楼下书店点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翻开书本。属于白天的忙碌已结束,现在是更加惬意的晚间时光。

“这更加接近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生活想象。”小楠说。长期以来,成都总是飘着火锅与盖碗茶的香气,而随着城市书店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千年“锦官城”又被赋予了新的气质。“人们说现在在成都,能与火锅香气抗衡的只有纸墨间的书香了。”

成都是一座由来已久的书香城市,北宋初期,成都就是全国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成都的书香也培养出大批的文人学者,西汉的司马相如、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现代的巴金等。

位于成都市春熙路IFS大厦的本土连锁书店“言几又”,面积4000平方米的书店除了传统的书屋,还有咖啡厅、创意市集、艺术画廊,甚至还有茶餐厅和美发店。一座书店如今可以包含太多的商业可能,市民在夜间书店既可以寻找内心的宁静,也可以在城市新兴社交场所中结交志趣相投的新朋友。

从数量上看,截至今年4月,成都拥有书店3522家,按全市人口1633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书店2.16家,位居全国前列。这些书店安静地散落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散发着书卷气和咖啡香。

“我对夜间经济的理解,不是说刻意延长商家的营业时间,而是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需求出发,来丰富业态、改善供给。只有适应市场,才有流量,夜经济才真正可持续。”成都市商务局流通产业处处长王永刚说。

夜游乡间感受惬意田园

每当夏日夜色降临,位于成都新都区的三河村便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足球、音乐、龙虾、啤酒……这些原本常见于城市的消夏场景在三河村已成了标配。乡村田园间蛙声阵阵的夏夜,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体验。

2015年开始,三河村陆续建起了两个较高标准的足球场,并开展起举办足球联赛、培养少年足球苗子等活动,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成都足球第一村”。依托“足球村”的名气和毗邻四川音乐学院的优势,村里陆续建起了音乐咖啡馆、足球餐厅、休闲农场、现代民宿。

每年夏天,三河村都要举行足球联赛,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共吸引了25支球队参赛,将进行82场足球比赛。依托足球带来的人气,村里办起了冰爽音乐节+龙虾节,平均每天晚上吸引超过500人来村里消费,热闹不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也有很旺盛的消费需求,下一步我们还要构建更多的乡村消费场景。”“80后”的三河村村支书谭杰说。他表示,夜间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村民和市民的生活,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在离三河村不远的天府沸腾小镇玛歌庄园,锦城绿道从庄园穿插而过。每当夜幕降临,湖中游船上歌声悠扬,各式火锅分布在水陆之间,整个庄园人声鼎沸,灯光如昼……水上吃火锅、树上吃火锅的小视频不仅解锁了成都火锅的新吃法,也让“火锅+音乐+绿道”的新消费方式风靡网络平台。

“一边吃火锅,一边听音乐看演出,真是沸腾小镇,名副其实。”第一次来玛歌庄园的外地游客周女士感慨不已。

天府沸腾小镇玛歌庄园总经理付伟说:“玛歌庄园现在每天接待量两三千人,销售收入接近30万元,最火的节假日,接待量甚至高达上万人。”玛歌庄园还吸引了周边400余位村民前来务工,从事园林、服务、治安、保洁等工作,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

作为成都绿道经济的示范样本,天府沸腾小镇正在打造以熊猫和火锅为主题,包含美食娱乐、音乐文创、田园体验、运动休闲等多种消费场景的大型商业文化综合体。

共享健身房夜间“不打烊”

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有着国内目前发展最快的专业软件园区之一——天府软件园,数万名IT从业者在这里帮助成都加快构建中国西部的创新高地。

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后,软件园的上班族们有不少喜欢去附近有着“夜跑圣地”之称的锦城湖公园、大源中央公园,用跑步舒缓身体,释放压力。

出门有绿道、转角是公园、森林在身边……自2017年9月开始,市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启动建设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未来3到5年,成都还将陆续建成100个城市公园,公园城市正在成形。

一座“城在绿中、园在城中”的城市对于夜跑爱好者来说无异于人间天堂,而夜间健身新风尚也催生了更加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

APP扫码开门、24小时营业、智能化自助健身……一种“不打烊”的共享健身房在成都悄然兴起。通过手机扫码走进一家共享健身房,不大的场地内,健身器械、储物柜、自动售货机、卫生间洗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通过扫码即可调节灯光、空调等,实现自助、智能健身。即使是凌晨12点,仍有因下班晚而赶来健身的年轻人。

在王永刚看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在夜间活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夜间的消费需求只增不减,夜间的消费花样日趋多元”。

如今,以繁荣的夜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上半年,成都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91.64亿元,增长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城市宜居环境和高性价比的生活指数,助力成都多次荣膺“宜居城市”,也成为全国年轻人向往的创新创业热土。

刊于《参考消息》2019年8月9日第11版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