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环球调查|“夜上海”折射城市治理新变化 - 调查 - 法新网
参考消息环球调查|“夜上海”折射城市治理新变化
2019-08-06 20:50:0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1
听新闻

环球调查 点亮城市“夜经济”系列之三

【原标题】“夜上海”折射城市治理新变化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 周蕊 吴宝澍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全球夜景地图上,中国的长三角是最为明亮的城市带之一。在长三角城市带中,近期出台了夜间经济相关促进办法的上海正致力于让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烟火气”。

上海出台的新政,让“晚7点到早6点”的夜间消费有了新的方向:街区里聚集着来自多国的餐饮从业者,消费大多在晚6点到晚上12点之间实现,外国人的消费比例超过一半。这样的聚集区是怎么成为“网红”并与居民区和谐相处的?分时段步行街和外摆位的设置背后,如何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夜间经济如何激发观影、观演甚至是小众的夜游博物馆、动物园等文旅消费性模式的新魅力?

未眠的中国都市,蕴含着经济的新动能,也折射出中国城市治理理念的新变化。

6月4日晚,游客在上海豫园夜市中挑选作为伴手礼的特产点心。汇集美食特产、非遗技艺、文化体验于一地的豫园是上海“夜间经济”的重要地标。(刘颖 摄)

老建筑搞起了“轻餐饮”

上海市近百年历史的衡山路上,一个小小的黑色铁拱门不那么引人注意。夜晚走进门内,映入眼帘的是柔和灯光映衬下的优雅建筑,带给你“豁然开朗”的浪漫感受。

这个由多座经改造的老房子组成的弄堂名叫永平里,9600平方米里汇聚了十多家餐厅、咖啡厅及艺术品店。夜晚,各家餐厅、室内室外中外客人不少。

除了中餐,这里还有上海不常见的异国美食餐厅——土耳其餐厅、捷克餐厅、秘鲁餐厅。

上海康世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露薇是香港人,见证了上海“夜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旧区的改造,她所在的公司推出了武康庭、永平里等上海知名的夜生活聚集区。这些聚集区里,有的商户外国人消费比例超过一半,消费大多在晚6点到晚上12点之间实现。

“和10多年前推出武康庭的时候相比,居民的理解度提高了很多。当时很多居民都难以理解为什么餐厅和酒吧需要经营到11点。现在很多周边居民也是这里的消费者,喜欢这里街头巷尾能小酌一杯的氛围,对夜经济更加理解。”梁露薇回忆说。

梁露薇说,在夜生活聚集区的规划、改造和运营的过程中,如何与周边居民更好磨合是最重要的一课。“以永平里为例,在招商的过程中我们就明确避免重油烟的餐饮业态,选择了咖啡厅、西餐厅等更加‘轻’的餐饮业态,外摆位的设置在庭院内侧,还明确在室外不播放音乐,尽可能减少打扰。”她说。

在这里经营土耳其餐厅的埃姆雷,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定居在上海,一家人都很喜爱这座大都市。他说:“上海很安全,这对孩子很重要,同时上海对商业非常开放”。

6月4日晚,游客在上海豫园夜市拍摄吃生煎包的照片留念。(刘颖 摄)

“夜间区长”统筹“夜生活”

永平里所在的位置是徐汇区的夜间经济示范区域之一。在上海,这样的夜间经济示范区越来越多,正在“点亮”这座都市的深夜。

近期,上海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明确提出将创新设置“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夜间区长”,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指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发展夜间经济,对进一步拉动外来消费、优化营商环境有积极意义。

最近被任命为夜间区长的徐汇区副区长晏波说,夜间区长的职责是进行夜经济示范区域的规划、协调夜间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全面实施审慎监管。目前,徐汇区已经确立了29个大众消费试点区域和39个文化等领域的试点点位,将努力打造有别于上海其他区域、以“静、雅、柔”为特色的夜间经济。

截至目前,上海已经任命了10多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他们大多是不同商业企业的资深从业者,将协助“夜间区长”丰富夜间文化艺术旅游产品供给、分享创新管理模式等。

不到500米的静安区大沽路上,集聚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商户。夜间11点,这里的餐厅和酒吧服务员“不约而同”开始提醒坐在外摆位上的客人移步室内,并将外摆位的餐椅收起。

这一幕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这里的商户执行的“经营公约”里的一条。由于商居关系紧张,这里曾经最高一个月投诉超过百件,到了“生死边缘”。关键时刻,商户抱团自救,成立“自治委员会”,制定公约、自我管理,成为和谐商居关系的模范。

“商家自治委员会”会长张坚介绍,现在,大沽路上的新商家开业前会专门到沿街的居民家拜访,确保不扰民,街道甚至还开发了包含有问题管理、商户评分、荣誉榜、曝光榜等APP帮助商户进行更好的自我管理。

“小而优而精的草根商户,同样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烟火气’的依存。”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颉鸣说。

这是6月4日晚拍摄的豫园夜市中造型各异的水果“糖葫芦”(刘颖 摄)

“夜文化”提升消费品位

美团点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夜间餐饮消费交易额较上年增长47%,高于日间餐饮消费交易额增长率2个百分点。上海市夜间营业的商户占全部品类商户的比重在91%左右。夜间消费以餐饮品类为主,同时休闲娱乐(购物、洗浴、电影演出)、生活服务等品类的夜间交易也占有一定比重。

随着夜间经济从“吃吃吃”“买买买”走向“玩玩玩”,上海夜间经济的新业态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

7月中旬,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正式以上海首批“24小时影院”的新身份亮相。据介绍,在“24小时影院”里,排映场次将延迟至零点过后,丰富了城市“夜文化”内容,满足了一批“深夜加班族”的娱乐需求。

最新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上海的夜间经济不仅聚集在餐饮、外卖等领域,还呈现出文化消费旺盛的特点。报告显示,晚上7点到9点是观演高峰,文化基础设施发达的上海是观演最为积极的城市之一,同样也是夜间观影最多的城市之一。

夜游的吸引力同样旺盛。8月8日开始,上海野生动物园推出夜间动物园特色游览,不少具有昼伏夜出习性的动物将呈现出更多魅力;今年7月到9月,上海14家试点博物馆在周五晚延长开放,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展览体验。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指出,夜间经济、高温经济的蓬勃发展体现出居民需求的一种转变,要做大这样的新休闲经济业态,不仅仅是要吸引低频消费的游客,更要挖掘本地居民的消费市场,提升供给的多样性。夜经济除了基本的餐饮需求,更需要开发文化、舞蹈、演艺、阅读等需求,更好实现全域休闲“全面开花”。

刘敏介绍说,根据规划,希望未来能加快各类夜间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各类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刊于《参考消息》2019年8月6日第11版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