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类首现两家并列D类:华信证券连续“中标”网信证券降3级 - 证券 - 法新网
券商分类首现两家并列D类:华信证券连续“中标”网信证券降3级
2019-07-30 18:47: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
听新闻

 7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2019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98家证券公司中,华信证券和网信证券均为D类,这也是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首次同时出现两家D类证券公司。不过,华信证券是延续去年结果,而网信证券则是由去年的CCC连降3级滑落至今年的D类。

  按照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在评价期内存在挪用客户资产、违规委托理财、财务信息虚假、恶意规避监管或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分类结果将被下调3个级别;情节严重的,公司分类结果将被直接认定为D类。而D类券商则代表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家券商为何如此“悲催”吧。

  华信证券2018年业绩亏损

  自2010年证监会开展证券公司分类评级工作以来,华信证券在2018年打破纪录,首次创下D类结果。然而,经过一年时间,华信证券的评级“纹丝不动”,在2019年的分类结果中依旧“稳坐”D类券商。

  回顾券商行业2018年业绩,华信证券亏损金额排在行业首位。2018年华信证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44亿元,同比下降了94.66%;营业支出93.29亿元,同比增加了899.48%;净亏损93.89亿元。华信证券称,2018年公司因股东华信集团发生危机,公司业务全面处于暂停状态。

  “股东背景的区别还是深刻地影响到了每个金融机构的业务尺度、风控能力和合规倾向。这几年从债券违约的情况看,不同的股东背景也意味着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在我们和银行的合作交流中,我们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银行对有国资背景的券商似乎更偏好一些。”江海证券屈庆近日撰文表示。

  记者注意到,华信证券2018年业绩亏损主要是巨额的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导致。在营业支出的93.29亿元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就达89.94亿元,而这也是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对这份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之一。另外,2017年华信证券的财务报告也同样遭遇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在2018年的财务报告中,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有三个,分别是存放在上海华信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信财务公司)资金的可回收性、受让的资产管理计划中信托投资的可回收性、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截至2018年末,华信证券存放在华信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36亿元。华信证券子公司华信资本之联营企业新丝路基金存放在华信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28.9亿元,其中18.9亿元归华信资本。

  由于华信资本面临重大流动性风险,导致其成员单位在华信财务公司的存款兑付困难,华信证券将上述36亿元银行存款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同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计提18.9亿元减值准备。

  此外,自2018年2月起,华信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出现无法及时兑付的情况,华信证券使用自有资金受让投资人持有份额,截至2018年末受让的份额共计28.41亿元。华信证券对其中信托投资存在可收回风险的部分累计计提了25.20亿元减值准备。

  会计师事务所表示,无法确定相关减值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及其可能对华信证券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不过令记者疑惑的是,在2017年末,华信证券存放在华信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16亿元,但在明知存放在华信财务公司的资金可能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华信证券竟然在2018年又将20亿元交付给华信财务公司,这样无异于增加了此次华信证券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以及业绩亏损程度。

  对于上述操作,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看不懂,但是对于华信证券维持D类评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排除是财务问题。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会计事务所对某公司的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是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所致,这通常意味着该公司的财务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经过一年时间仍然维持D类评级,说明华信证券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好转。但是评级还没有降至E类,这也说明监管层认为华信证券的潜在风险还没变为现实风险,也没被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网信证券资管产品曝违约

  与华信证券称得上“难兄难弟”的网信证券也好不到哪里去。2018年证券公司业绩华信证券垫底,网信证券次之。今年的分类结果显示,华信证券仍为D类,网信证券则是由去年的CCC类连降3级滑落至今年的D类。

  按照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在评价期内存在挪用客户资产、违规委托理财、财务信息虚假、恶意规避监管或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分类结果将被下调3个级别;情节严重的,公司分类结果将被直接认定为D类。D类券商则代表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

  从业绩情况看,2018年网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2.44亿元,净利润-28.80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79亿元,直接导致了网信证券的巨额亏损。

  具体到业务上,2018年网信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业绩最为突出,委托管理资产业务净收入为3889.76万元,同比增长90%。网信证券也表示,资产管理业务是公司重点开展的创新业务,力争快速实现业务转型,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但在力争快速实现业务转型的同时,网信证券旗下资管产品却被曝违约。据了解,网信证券信锋35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今年2月14日到期却未能按期兑付给投资者,涉及资金约3010万元,不过好在公司于3月11日前已经将信锋35号全部兑付完毕。

  此外,在资管业务上网信证券还有涉诉情况。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网信证券1.9亿元资金被冻结。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的一份2018年12月4日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网信证券名下银行存款约1.9亿元被查封、冻结。

  另外,网信证券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和资产流动性状况的净资本也从2017年末的5.8亿元下降至2018年末的-30.55亿元。由于网信证券净资本已为负值,其风险控制指标及开展业务对净资本的要求和标准均难以达到。

  今年3月5日,辽宁证监局称,网信证券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的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和净稳定资金率等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要求网信证券责令改正,并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在现有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行业监管体系下,券商要想扩大传统业务优势,开展创新业务,发行创新产品,都需要雄厚的资本金支持。资本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券商的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及抗风险性能力等,所以这也造成了目前‘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前述上海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网信证券净资本不符合要求,业务开展恐怕是要受限,‘四面楚歌’的局面要想打开,还是得从净资本着手改善。”

  在2018年年报中,网信证券表示:“我们注意到,公司存在业务模式与市场发展状况不匹配的风险。随着未来业务创新和牌照管制的逐渐放开,行业内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公司经营也将处于愈加强烈的竞争环境,由于公司净资本规模较小,对信用风险的容忍度较低,整体风险逐渐加大,我们将积极与股东沟通,尽快完成增资扩股,实现公司资本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

  当然,网信证券分类评级被连降3级至D类,受到的监管处罚自然少不了。2018年11月辽宁证监局称,网信证券集中交易系统在2018年7月23日发生时长24分钟的中断事件,达到《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事件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较大信息安全事件”,且事件发生时公司未立即向辽宁证监局报告,存在迟报情形。

  2019年3月辽宁证监局称,2018年12月24日,网信证券集中交易系统中断37分钟;2019年2月26日,公司综合账户管理系统发生故障,影响交易时间累计13分钟。上述问题反映出网信证券信息系统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核心设备老旧、系统运维保障存在不足,导致频繁发生信息安全事件。

  不难看出,网信证券频频因交易系统故障而受罚。网信证券对此也承认,公司集中交易系统核心服务器设备陈旧、性能不足,需要更新数据库服务器设备,以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

  江海证券屈庆认为,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反映了证券公司IT治理及信息技术系统运行的情况,体现了其技术风险管理的能力。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标准有:要有独立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机制、及时有效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不仅要功能齐备并且要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不过,上述处罚都是基于网信证券公司层面自我整改,而今年5月份,辽宁证监局则是进驻网信证券。辽宁证监局称,因网信证券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即日起向公司派出风险监控现场工作组进行专项检查,对公司划拨资金、处置资产、调配人员、使用印章、订立以及履行合同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控。公司及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债权人等与公司有关的机构和人员应当配合风险监控工作。据媒体报道,此次辽宁证监局进驻网信证券,可能系公司代持债券出现违约引起。

  网信证券也坦言公司内部控制尚存在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网信证券称,由于新业务缺少实践经验,对新业务风险点的把控、政策法规的理解、监管部门要求的掌握都有待提高,特别是部分制度未及时跟进监管部门新颁布的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得部分现有制度在间隔期内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公司经营项目的增加、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内部控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