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网上提问,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老了?
朋友聊天,话题总是离不开加薪升职、娱乐八卦、结婚生子。要是想要聊聊最近的电影或书籍,就有人面露鄙夷,“你怎么还有那个闲心?”
和对生活缺乏好奇心的人交谈,你会发现他说的话翻来覆去就是那点事情,生活也是按部就班,懒得吸收新知识,停在原地,不进行系统优化和升级。
太多人沉浸在自己已经被淘汰的思维方式中不肯跳脱出来,即便生活中充满了“隔靴搔痒”的尴尬,也没有用实际行动改变的意识。
梁文道在一场沙龙上说:
“今天买一本书居然比去麦当劳吃个套餐还便宜。
我有强烈的感受,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对别的地区、别人的历史开始不好奇、不感兴趣了。这是很奇特的一件事情。
这样的时候,就应该重新回到古老的观念,希望通过其他地区的经验,(把它们)当成一个影像、一个镜子,来看我们自己。”
好奇心,是始终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在尊重新鲜的事物的同时,也能不断寻求突破和自我的长进。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需要有一种“清空自己”的积极性,进而才能给更多内心的敏感区域留出空间。
读书,就是能让自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途径之一,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一提起读书,很多人不免又拿小学毕业最后发财致富的观点,大谈读书无用论。
其实,把读书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而是为了让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与丰富起来。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在谈及读书时曾说。
有一个TED演讲,内容是《不读书的人到底输了什么》。
这个演讲者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有一天她注意到自己的书架:大部分的书都是来自英国或者北美作家,而几乎没有来自其它国家的作品。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于巨大的文化盲区内。
这就意味着,围着篝火跳舞的神秘吉普赛女郎,阿拉斯加跃出水面的鳕鱼,她都将永远错过,而且毫不知情。
在人生的罗马决斗场上,比被摁在时间线上焦虑更可怕的是,深陷文化的认识盲区而不自知。
在这种意义上,Ann Morgan是幸运的,前半生的阅读,让她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与虚心态度的必要性。
利用读书这种低门槛的积累方式实现思维跃迁,才是在人生弯道上超速逆袭的最优选择。
书籍,是跨越地理、宗教、文化差异,让阅读者与世界产生联系的最佳途径。
也许生活的惯性会让我们觉得要保持随时阅读的心态很困难,忙着生存已经需要拼尽全力,沉浸在所谓生活的“重锤”中太久,自己都忘了那股要看看这世界的冲劲儿。
那么多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书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该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这一次,网易公开课和明白APP合作请到25位高知学者,共同讲解62本经典好书,带你无限逼近这个复杂世界的真相。
课程汇集北大、浙大、社科院等25位名校教授及知名学者,他们将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为你讲解好书精华,书籍涉及政治、历史、国学、艺术科学等领域,扩大你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