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盛夏,重庆这个全国有名的“火炉”经常面临40℃以上高温“炙烤”。而在出个门就汗流浃背的这一时节,有一群冷库工人,身处冻室、与冰为伴,与外面的世界相比,堪称“冰火两重天”。
日前,记者走访重庆主城几家制冰厂和冷库后发现,冷库工人们在“冰爽”的背后,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高温天气,工作场所比冬天还冷;冻伤、砸伤经常遇到;风湿已成“职业病”……
夏天穿“冬衣”上班
“夏天的高温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论高低都是穿着两件衣服上班。”三伏天也未改变制冰工人刘定文的穿衣习惯:两件长袖衣服,一条长裤再加一双筒靴。刘定文今年已年过六旬,老家在重庆合川区一个偏远的农村。10年前,为了供儿子读书,他从农村来到重庆沙坪坝区梨树湾村的一家制冰厂,成了一名制冰工人。
《工人日报》记者见到刘定文时,他身穿一件迷彩外套,里面还有一件长衫,黑色长裤膝盖以下的部分都被双筒靴遮住。“穿这么多不热吗?我们穿短袖都觉得有点热。”记者问到。“你等会看完制冰的地方,就知道我这么穿一点也不多了。”刘定文说完,打开了一道厚厚的大门。开门的瞬间,一阵冷气让记者打了个寒颤。“这是我们存放冰块的仓库,里面温度很低。”说话间,记者看到,该仓库里堆满了时刻都在冒冷气的冰块,阵阵凉意,瞬间让记者感觉衣服穿少了。
随后,刘定文又带着记者来到了一个制冰车间,该车间正在制作冰块。起初,记者等人并未觉着冷。可待上几分钟后,就觉得受不了,膝关节也有点不舒服。“不管气温有多高,我们上班都要穿几件衣服,防止冻伤。”刘定文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只是刘定文这样的制冰工人在夏季需要穿厚衣服工作,冷库工人更是如此。
重庆南岸区一家冷库的工人陈远说,冷库里的温度长期保持在零下15℃至零下18℃之间。“我们的工作服一般是穿3到4层的,衣服裤子最里层是吸汗快、经常换洗的,最外层容易弄脏,也是比较薄、方便换洗的;中间层就是御寒的棉衣棉裤,一身保暖‘装备’有5公斤重。”
该冷库的张师傅今年已经54岁了,每次进入冷库前他会仔细检查身上的装备,棉鞋、棉帽、手套、护膝,这些都不能少。他说,进入冷库后,寒气不断往身体里钻,所以这些“装备”一定要穿好。
低温环境里“工伤”难避免
“由于我们上班的地方气温比较低,时间稍微长点,手脚就不听使唤,受伤是经常的事。”陈远告诉记者,冷库里的货物都很重并且坚硬,很容易砸伤人,他们穿的鞋子鞋头上都带有钢片,就是为了防止脚被货物砸伤,但有时候还是免不了受伤。
陈远还说,每天早上8点是他们开始上班的时间,他和工友们在冷库内理货一般需要待上2~3个小时。如果货物很多,在里面待3~5个小时也是可能的。尽管已经做足了保暖措施,但进入冷库整理货物时间太长,鼻子、耳朵还是会被冻伤。
记者注意到,陈远等工人在冷库里待上一会儿后,就出去透口气再回来继续工作。由于穿起来比较麻烦,其间他们并不会脱掉工作服。一整天中,只有午饭时间或是货物少的情况下才会脱下工作服。
从冷库出来,因为温差的缘故,皮肤还会有灼热的感觉。每天需要多次承受五六十摄氏度温差带来的“冰火两重天”的考验,感冒发烧也是常有的事。
刘定文也表示,他们工作环境比较潮湿,气温也低,还要经常直接接触冰块,所以很容易患上风湿病。在“起冰”的时候,冰块落下来砸在脚上或者有个磕磕碰碰,轻则有淤青,严重的话还会致残。
走访中,重庆多家制冰厂和冷库的工人都或多或少地因工作环境原因受过“工伤”。其中,部分冷库工人的手脚有明显的残疾。
对此,冷库的管理人员坦言,在低温状态下人体的灵敏度会下降,身体会出现僵硬情况,并且由于温差大,工人们很容易受伤或者感冒。厂方也想过很多办法,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成效都不是很好。
“我们吃的是这碗饭,只能自己多加小心,要想完全不受伤,那只能转行了。”陈远说,他们的工资是计件的,虽然辛苦且有一定风险,但多劳多得。同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他会喝一些姜汤、白酒,或者拔个火罐,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