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健康 - 法新网
昆明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11-03 10:36:39 来源:昆明日报
1
听新闻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2016年,昆明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以创建为契机,昆明开启了新一轮食品安全全面“体检”,推动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22年6月,昆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评,获得向国家推荐提名资格。

  6年来,昆明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哪些新成效?如何以创建为指导,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市政府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超98%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昆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的艰巨——总人口846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9.25万户,其中食品生产单位2053户、食品销售企业9.38万户、食品餐饮服务单位7.04万户、食品小作坊1806户、食品小摊贩2.41万户。

  市场庞大,且小规模商户所占比重大,是昆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做好监管,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参与。2016年12月,昆明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管。34个市级部门成为市政府食安办成员单位,市、县、乡三级均设立食安委及食安办,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市级近3年共安排食品安全保障经费1.32亿元,年均增长6.2%。深化食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对食品经营者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提升开办便利度。

  单靠政府部门,无法全面覆盖监管。昆明市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市民群众、媒体记者、外卖骑手……各行各业的人员被发动参与到监管中。2022年4月,市政府食品安全办聘任13家主流媒体记者为媒体监督员,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收集和反馈群众对食品安全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聘请4家外卖平台1万余名外卖骑手为创建流动宣传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发挥作用,建言献策。今年10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举办昆明市食品安全政治协商主题活动,结合履职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大家建议要加强农村、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此外,昆明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问计于民”调查活动,吸引300余万人次参与。重视调查结果运用,聚焦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活动。今年以来,针对群众最想抽检的肉制品、乳制品,组织10余名市民代表到商超抽检;“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邀请消费者送检蔬菜、肉、面条等食品,让消费者买得安心。

  在社会共治中,近3年,全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超过98%,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100%,获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0%实行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未发生引发广泛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昆明市连续两年被省政府食安委评为食品安全“A”级等次。

  智慧手段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为提高监管效率,智慧监管手段被更多地运用到食品安全工作中。

  2021年12月,昆明智慧市场监管系统上线,搭建起“昆明市市场监管数据中心”和“昆明市市场监管调度指挥中心”,将食品、药品、质量等安全监管集合在一个平台统一调度。市场主体也可通过平台申报信息、反映问题。支撑完成COP15第一阶段会议食品安全保障、农村客堂管理、冷链食品风险排查、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等多项任务。2021年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通过昆明市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实现食材从种植养殖基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赋码追溯,构建了“全过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探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农村客堂通过扫二维码,实现承办宴席在线申报、在线备案,乡镇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实现在线审核、在线监管。

  2022年,运用第三方网络爬虫技术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整治,对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入网经营户亮证亮照情况进行核查,对第一轮排查出未亮证的2672家以及疑似店址不符的91家餐饮单位通过市局智慧监管App设置核查处置任务。

  在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推出“云智溯”二维码,通过首站赋码、一码通行、扫码查询、无码禁售,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的全程可追溯管理。开发“客事放心码”,建立农村集体聚餐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备案管理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无缝管理。

  2022年3月1日,“昆明市场监管”抖音号上线,短短8个月已吸粉21.1万,成为社会共治和智慧监管的新阵地。“大表姐,带我们看看中秋月饼嘛”“小表妹,帮我们检查一下网红炸鸡店嘛……”抖音号上,网友“喊话”市场监管部门,和抖音主播互动交流。执法人员有问必答,带着广大网友深入知名连锁店、街边小店、网红商店等开展检查,用“你点我检”的方式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市场监管抖音号,让我看到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为民的实在举措。我们想看什么,执法人员就实地检查,也调动了我们参与监管的积极性。”一名网友说。

  重点突破

  对薄弱环节重点监管

  “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食品安全监管依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凌说,经过6年的创建,昆明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难点。

  一是食品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2053户,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有61户,仅占2.97%;食品小作坊多达1806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散弱”特点明显,精深加工不多。二是食物中毒防控压力较大。昆明是野生菌产量、交易量、消费量较大的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市民群众也有自行采食野生菌的习惯,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风险依然较大。三是城乡居民满意度不够高。近年来,省政府食安办组织的全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显示,昆明市城乡居民满意度得分不高。

  针对以上难点,昆明市重点监管、重点突破。细化分级分类,全面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动态管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分别完成1812户、86441户、63907户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覆盖率100%。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协同配合工作机制,提高监管的靶向性。连续9年对高风险餐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做到企业和品种全覆盖,提升事前风险预判与防控能力。

  加强重点监管。对散装白酒、高风险餐饮服务、野生菌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监管,全市散装白酒均持有“身份证”,在生产、流通、餐饮3个环节构建“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的追溯体系。制定高风险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市2830家餐饮单位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其中学校食堂完成率85%以上,校外供餐单位完成率100%。制作“安全食用野生菌”“野生菌预警”原创短视频,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印制12万份“灶神”野生菌中毒防控挂历,张贴在每家农户厨房,织密野生菌中毒防控网。

  此外,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准转变。全市完成40个“净餐馆”示范街区(商圈)创建,建成区220个农贸市场实现“五个达标”,3年累计投入3亿元对主城区的集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提升改造。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现具备CMA检验检测项目1189项,食品检测能力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2版)》。

  “当前,昆明市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创建是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途径之一,但不是终点。昆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重视食品安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李凌说。

责编:szy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