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伸进这小小的瓶口里作画。
这张是传统一些的鼻烟壶内画。
非遗技术的传承人郑辉。
在6月10日的“2018南京非遗游乐会”上,南京的50多项非遗项目集体亮相。其中,一个叫“内画”的摊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位60多岁的女性传承人,正拿着一支跟铅笔差不多长的画笔,把它极细小的“毛笔尖”,伸进一个仅有几毫米的瓶口,在瓶子的内壁上一笔一笔地竟然画出了一个复杂精美的“大千世界”!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孔芳芳 摄影 张普
内画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技术活
画内画的叫郑辉,是这门非遗技术的传承人。一整天,她不仅在瓶口内部画出了许多小鸟、各种花类、仕女形象,遇到买主们要刻名字的要求,她也都应允,而且一般三下五除二,轻描淡写地就把那些名字和图案画在了瓶子内壁上,对于平常人而言,这技术堪称“变戏法”了!
“内画是中国一门传统的工艺,它起源于画鼻烟壶。”郑辉向大家解释。记者也了解到,内画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的手艺。
因为瓶口很小(有的玻璃珠子“瓶口”仅有几毫米),作画空间又窄,创作者却仍能用技术“化腐朽为神奇”——于较短的时间内于瓶内开创一个漂亮的新世界,而使人对这门手艺刮目相看!
加上郑辉的作品价格也公道,一件饱含技术含量的手绘内画玻璃珠,配以菩提、水晶等穿成的手串,才卖30元一件,因此很受欢迎。“我在明故宫呆了一天吧,中午回去吃饭休息了两个小时,晚上查了下微信和支付宝,入账将近5000块钱!”郑辉告诉记者,她尤其提到,好像来买的人中年轻人特别多,收摊时,当天帮忙的大学生志愿者甚至要走了她的微信,表示想跟她专门学习这门非遗技术。
她把内画和时尚挂起了钩
第二天的采访中记者才了解到,在南京画内画的人寥寥无几,南京本地人做这个行当的,很有可能仅有郑辉一人。“原来有几个画的,后来坚持不下去,都转行了。”郑辉说,她认识的一个小伙子画过一段时间,后来嫌不赚钱,就改行卖了雨花石。
画的人少,无疑跟这门非遗技术的难度有关:用笔伸进这么小的瓶口,还得画出不逊色于几米画布上的人物或风景,头发、睫毛、羽毛、枝叶,哪一样微小的元素都不能少,画面还得既精美又有神韵,在一般人看来,这简直就不是人能干出来的活儿,非许多年的练习不能做到。
郑辉就画了三十多年。“我一开始对这门技术感兴趣,源自于来自家暂住的父亲的两位朋友。”郑辉说,那两人来自河北(河北衡水创作内画的人较多些),其中一位姑娘既有美术功底,又喜爱内画,她的内画金陵十二钗作品让郑辉爱不释手,慢慢地,她也想画了。自己就跑去河北学艺,“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后来主要自己找些经典的图案照着练习,一步步自己摸索着画过来的。”
现在看来如此受欢迎的内画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就遭遇了危机,一度卖不动,包括现在,内画仍然不是销路很好的非遗技艺,“鼻烟壶内画其实现在仍然不好卖。”郑辉告诉记者,内画原来是专门在鼻烟壶里画的,不过很多年前,这种单一的内画形式就卖不动了,这也导致很多内画手艺人纷纷转了行。
不过郑辉的内画作品却不在此之列,这得益于她创作的转型。经过思索 ,郑辉决定把古老的内画作品主动和当下的时尚元素结合,制作成和各种水晶、玛瑙、菩提子结合的手串、项链和钥匙扣。为了做出漂亮的内画手串,她又去专门学了中国结编织,把中国结和内画的元素,搭配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各种珠子,制作出了时尚和传统相结合的“内画手串”,给内画作品的市场打开了另一条路。
“现在找不到能专心学这门手艺的人”
“去年七八月这种旺季,我卖到了几万元!”郑辉指着她在总统府仅有三四平方米的“迷你”店铺,自信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每逢她出去做展示和销售,与时尚结合的内画作品销路也特别好。
不过,郑辉也一直有个担心:除了她以外,身边目前好像没人会这门手艺了。“我儿媳跟我学过两年,不过她有自己的事业要做,现在也没时间学。”郑辉也曾遇到几个被内画的“神奇”吸引,一门心思想学的年轻人,可他们中途也都放弃了。
“除非开办工作室或者办学校教!”郑辉说,可问题是,仅总统府这个小小的摊位就占用了她几乎全部的精力,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么好的技术怎么能让它传承下去呢?”“可能时机还没到吧,也许会有一个真正想学、也能学的人出现,我再等等吧。”郑辉说,实在不行,她就培养自己的儿媳妇,把这门技术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