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周迅已经不再是“偶像” - 娱乐 - 法新网
《如懿传》周迅已经不再是“偶像”
2018-08-29 06:22:18 来源:扬子晚报
1
听新闻

  《如懿传》一开播就有了话题:44岁的周迅该不该、能不能演少女?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多重意见争锋。吐槽的都很短很直接,就是脸肿了太丑了,挺周迅的可都是长篇大论,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且层层深入。方向大约有三:一、不要只看脸,要看演技;二、中国观众不行,永远都想看18—28岁的年轻女孩,所以我们产生不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也不可能有于佩尔,周迅演少女,是被观众逼的;三、中国(女)人普遍的年龄焦虑。

  稍做观察,可发现写下这些长文论证的人,大约是以7080后为主的这一代。而有趣的是,1995年刘晓庆演《武则天》的时候,她恰好也是44岁,从16岁少女演到82岁老妪。还记得吗?那时候,媒体一片讽刺之声,猛烈批评刘晓庆“扮嫩”的,恰恰也是这一代人。

  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比较下来,时代的确在进步,中年人还可以“发声”,可以反思反省,而当年奋力回应“扮嫩”讽刺的,只有刘晓庆自己。不过,这种优势,年轻新世代们只需要上一个周迅少女妆的“动图”就能将之击垮。本来嘛,这么计较,证明人人都有年龄“原罪”。

  但对于7080后来说,周迅仍是不同的。周迅几乎是7080后女性的一种自我投射:她代替大家去叛逆、灵动、永远保持自由的身体和灵魂。这样的周迅,是不可能老的,偶像的作用即在于此。

  看《如懿传》的心情很复杂,并不是因为周迅的少女妆尴尬,更不是演技问题。而是看着周迅在宫里小心翼翼、盼着与皇帝生儿子的样子,和看着隔壁陈坤在《天盛长歌》里心机深沉弄权运谋的模样一样,都令人若有所失,总感觉周迅不应该在这里,为收养个儿子、留住宠爱而煞费苦心。从叙事脉络上看,如懿的人设似乎是“得到了一切(继皇后位)但又主动放弃”的走向,这个人物命运有反励志套路,有一点“说不”的精神,不过,那更多是对爱情的“幻灭”,跟叛逆与追求自由和自我无关。周迅这次的表演也一样,谨慎、内敛,刻意地收着演,压抑了本真的激扬洒脱与自然。

  《如懿传》证明了周迅是个好演员,但她不是7080后心中那个“偶像”了,我们寄托在周迅身上特有的时代精神被消磨掉了。不管是如懿还是令妃,都与世界和解,汇入了同一个潮流中,起伏不定,但终点一样,差别只在于谁先登场谁先退场而已。这还是有点悲哀,但我知道这不是周迅的错。

责编: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