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一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带幼儿在户外玩耍。 记者 洪怀峰摄
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适龄生育人群的生育意愿并不明显。南昌市新建区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股的调查发现,除了经济负担加重、生育观念改变等因素外,“生了孩子谁来带”成为很多适龄生育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更为突出。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南昌市新建区委、区政府通过探索打造普惠性托育机构,让3岁以下婴幼儿有所“托”。
民之所盼 3岁以下婴幼儿有所“托”
今年8月,新建区居民邓永华、王卉夫妇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这份喜悦的背后,是一大难题。
“老二生下来,经济压力明显增加,我想尽快出去工作,但孩子太小,没人照看。”王卉告诉记者,生老二之前,自己在一家单位从事会计工作,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因无老人帮忙,王卉曾试图请月嫂带孩子,但高额的费用,令她望而却步。
“月嫂照看孩子每月的薪酬约70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卉算了一笔账:每月奶粉1500元,尿不湿500元,玩具、衣服等200元,目前二孩每月最低要花掉2200元,如果再请月嫂,家庭全部收入将花在老二一个人的身上。
除了经济账,年轻爸妈们对照看孩子还有更多考量。王卉的说法颇具代表性。王卉坦言,目前二孩、三孩的生育“主力军”是80后、90后。大家对婴幼儿的早教很重视。父母虽可以帮忙照顾孩子,但他们对婴幼儿的早教无从下手。特别是隔代抚育,可能会出现重养轻教现象,孩子在得到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照顾的同时,可能还会受到无原则的溺爱。
王卉遇到的难题并非个案。来自新建区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股的调查发现,新建区育龄女性达2.2万人,但受累于婴幼儿养育、教育等因素,每年新出生人口约8000人。二孩、三孩生育政策放开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也远远低于预期。适龄夫妇渴望幼有所托、幼有所育,解决3岁以下婴幼儿没人带的问题。
政之所向
增婴幼儿托位解“带娃难”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新建区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股负责人陈锴告诉记者,托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为破解托育难题,新建区委、区政府将增加普惠性托育机构供给列为民生工程,并在去年成功引进社会资本,成立全区首家民营公助的托育机构——新建区煦童托育中心。
陈锴向记者介绍,新建区政府对普惠性托育机构补贴90%的房租,还给每个托位补贴200元,保障普惠性托育机构有一定利润,但普惠性托育机构必须在合同限定的价格范围内经营。除了价格限定和监督,新建区卫健委还携手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对普惠性托育机构的食品卫生、场地安全、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确保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质量。截至目前,新建区共成立了5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可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680个,缓解了适龄生育家庭“带娃难”。
对此带来的好处,已经把二孩放在新建区煦童托育中心照看的李玉芝深有体会。李玉芝告诉记者,新建区的托育机构每月费用约3900元,而普惠性托育机构每月费用是1900元,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更为关键的是,把孩子放在普惠性托育机构很放心,因为师资是通过政府部门把关选拔、接受托育师培训后走上岗位的。此举让孩子不仅有专人悉心照顾,还有专业的早教,另外,由于政府部门定期检查,食品很卫生,环境很舒适。
陈锴表示,目前,新建区还在不断加大资源配置、财政投入、师资配备等保障支持力度,加快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探索托育“园区嵌入”模式,让婴有所“托”、幼有所“护”,解决更多适龄生育家庭“带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