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创新举措为城管执法提效 向"智慧型"升级 - 独家 - 法新网
江苏省苏州创新举措为城管执法提效 向"智慧型"升级
2018-08-02 06:58:18 来源:苏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简单、粗暴、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许多人对城管执法有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城管执法恰恰是一项亟需智慧和技术支撑的执法行为。如何让城管执法从“汗水型”向“智慧型”升级,是苏州市容市政系统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近两年,苏州打破传统城市管理思维和方式,不断创新举措促城管执法转型。在城市管理领域引入信用监管制度,多部门分工协作联动执法“根治顽疾”,以法治城管引领城市管理新常态,既规范了城管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提升了城管执法水平,又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者,为执法难、执行难问题找到解决良策。

引力播

  “失信联合惩戒”

  给违规者上“紧箍咒”

  因为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在吴中区东山镇双湾度假酒店旁偷倒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近日,封某收到了由吴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具的“失信行为告诫书”,其“信用档案”已被扣除了5个积分。这是吴中区开出的首张城市管理“失信行为告诫书”。

  《吴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相对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于本月实施,其中明确:一年扣满30分,将计一次较重失信行为;一年扣分达90分,将计一次严重失信行为,严重失信行为当事人将在信用吴中网站上公布,按照规定接受分类管理、联动惩戒,各类优惠政策将无法享受。

  不只是吴中区,早在去年10月,常熟市已将失信联合惩戒引入城市管理工作。根据常熟市城管部门推出的城市管理信用积分管理制度,一年内扣分达到一定值的较重失信行为、严重失信行为者,将分别被列入常熟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和“黑名单”。失信自然人受到的惩戒包括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等;失信社会法人受到的惩戒包括限制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不给予优惠政策或财政资金补贴等。

  与此同时,违反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且逾期未履行法定义务,列入法院非诉执行名单者,则将启动法院黑名单联动惩戒,失信行为扣分将影响新市民“入学、入医、入市民卡”的同城待遇等多方面,列入严重失信名单者,积分申请则将被一票否决。常熟城管联合其他十个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制定了具体惩戒措施,相关措施即将出台。通过限制一系列政策优惠、社会福利,实现“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碰壁”的氛围。相关工作实施以来,常熟市已有408人次因失信被扣分,1人被列入“黄名单”,1人被列入“黑名单”,扣分总计4290分。

  不过,失信者要重塑信用,不是没机会。常熟市城管部门从参加百姓城管志愿服务活动、见义勇为受到表彰、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获荣誉,参与慈善募捐、灾区援助、扶贫帮困等方面综合考量,为失信者提供了纳入信用修复范围、失信分抵扣或清零等机会。据了解,目前,常熟市的“百姓城管”注册志愿者达5600多人,其中不乏商户店主和大量新市民群体。一般和较重失信可修复,吸引了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工作中。每天固定有477名“百姓城管”志愿者,在常熟城区重点街道、主要商圈、管理难点社区、重点路段学校等42个服务阵地,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百姓参与,共治共管”。常熟市的这一联动惩戒模式,获得了住建部的关注和肯定,在全国城市管理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非诉强制执行”

  啃下处罚难“硬骨头”

  以往,违法经营户拒不配合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今他们不能再这样“任性”了。昆山市城管局在苏州率先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非诉强制执行制度,为城管行政处罚执行难问题找到了破解之道,也成为减少执法冲突的有效举措。

  去年,昆山市海峰路上一家车行的非机动车长期占据店外交通道路,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路面通行,频频被市民投诉。城管执法队员多次上门教育,经营户非但拒不整改,还暴力抗法。去年6月,昆山城管城北中队对该车行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限期整改,并依法对其处罚款300元。可经营户照样没有任何动静,“催告单”上门也没用。于是,城管部门收集证据资料后,依照规定向昆山市人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今年4月份,昆山市人民法院依法对包括该车行在内的两家违法店外经营商户强制执行罚款600元。

  昆山市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占道经营、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等一直是市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昆山市城管部门改变了原本扣留物品、再进行罚款的执法方式,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且在六个月内当事人未申请复议也未提起诉讼的行政相对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执法人员依托数字城管、道路视频监控等数字化手段,通过违法现场影像数据采集、全过程执法记录、查询经营户信息等多种取证方式,构建完整证据链,严格规范执法办案过程,同时联合法院在非诉强制执行、“零口供”案件执行环节上予以司法支持。

  非诉强制执行制度的推行,有力震慑了占道经营、无证设点等违法经营户,形成了对这类违法行为高压管控的态势。目前已完成非诉强制执行案件17起,昆山中心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及主要经营场所周边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律师驻队工作”

  为执法水平提升添“法治内存”

  不同于以往的“法律顾问”,城市管理律师驻队工作模式的启动,让专业律师每天与城管队员一起工作、上街,为城管执法和被执法对象双方都提供了法律保障。

  城市管理律师驻队工作,指的是城管执法部门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由律师事务所派执业律师进驻城管执法部门,为执法队伍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法治培训,协助开展群众法治教育,监督和规范执法工作。从5月份开始,六个驻队律师每周两天分别轮班驻扎至太仓市每个执法中队,提供法律服务,提升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太仓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约定,驻队律师依法履行工作职责,承办辅助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事务,对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及时指出,对涉嫌违法的建议改正,代理每个执法中队涉及行政处罚的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民事诉讼、听证工作等法律事务。此外,驻队律师还将每年开展一次对执法队员、协管员的法治培训,参与重大、复杂、疑难的执法行动,为在城管执法工作中遭受人身伤害的执法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服务,为城管系统低收入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进一步增加了城管执法的“法治内存”。

  今年,姑苏区拙政园片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也开展了“律师驻队”工作。在律师的参与下,城市管理违法案件处罚类型、罚款执行到位率大幅提升。通过专业律师对执法相对人送达的律师函,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使相对人更懂法,也更理解执法者的处罚方式,起到“缓冲带”的作用。

  “3+X联合执法”

  多部门聚力“治顽疾”

  城市管理问题大多是综合性问题,一种问题现象背后往往同时存在许多违法违规行为,执法权分属多个部门。以往,单一部门执法常面临“发现问题无权限”“管理问题无抓手”“查处问题不全面”等难题。

  为了强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高新区在积极探索城管、交通运输、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工作新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3+X”联合执法队伍。队伍建立以来,相关部门以规范区域内的重点建设工地及渣土运输等为主要突破口开展实践、落实制度。高新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3+X”联合执法工作模式,实现了三方面作用:一是实现了执法手段的互补,城管部门负责对车辆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交通运输部门对车辆违法行为予以查处,交警部门对道路违法行为予以查处,不同执法领域的违法案件一支队伍就能从容应对;二是实现了信息线索的共享,各部门对视频监控、车辆信息、建设工地、运输企业基本数据等实行共享,工作效能得到提升;三是实现了业务成果的互通,队伍内部进行业务交流,借鉴执法技巧,促进执法能力与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凸显“1+1+1>3”的集约效应。

  依托“3+X”联合执法模式的优势,今年5月份,由高新区联合执法办在辖区内牵头实施的渣土车专项整治全面启动。联合执法办依据辖区在建工地分布及渣土运输工程资料信息在全区范围内确定18处重点整治区域,实行“挂图作战、逐个突破”。本月初,高新区首批社会综合治理联动远程监控投入使用,全区30个主要路口实现路面情况实时监控,依托信息技术手段,高新区“3+X”联合执法办在渣土运输管理等方面有了自己的“千里眼”。7月6日,联合执法人员在长江路、金山路口监控画面中发现一渣土运输车辆未密闭运输,违规行为、车体特征一目了然。执法人员立即保存证据并通过区渣土办查证车辆所属企业,约谈相关责任人。仅一周内,区联合执法办通过监控发现且成功处置了多起渣土运输违规行为,管控效率提升显著。截至目前,联合执法队伍共出动整治人员4174人次,巡查工地1481处次,查验车辆2605台,移交和查处案件49起,教育872起。联合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为下一步综合执法以及社会综合治理大联动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编: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