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杭州爱乐乐团《致敬:纪念德彪西诞辰160周年》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指挥杨洋携手乐团单簧管首席赵珂、小号首席姚天浩,共同演绎德彪西的《单簧管狂想曲》《牧神的午后》和《大海》等经典作品。这一夜,印象主义之风拂过乐迷们的耳畔,朦朦胧胧的奇思幻想在大剧院的穹顶不断盘旋。
单簧管演奏家赵珂以一首极具梦幻乐思的德彪西《单簧管狂想曲》,拉开了当晚音乐会的序幕。这首十九世纪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作,以或嘹亮明朗、或清澈优美、或浑厚丰满的丰富旋律,缓缓开启一个乐中有诗、韵中有画的浪漫夜晚。
随后,小号演奏家姚天浩吹响海顿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灿烂辉煌的小号声,明快色泽的海顿气息,与之前德彪西难以捉摸的印象主义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视听享受。
德彪西的作品朦胧、写意、空幻,他独具特色地创立了印象主义风格的标题性管弦乐小品,当晚音乐会下半场呈现的《牧神的午后》和《大海》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
《牧神的午后》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篇,指挥杨洋带领乐团在“田园狂想曲”似的音乐结构中,营造一个飘渺柔软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长笛以慵懒而婉转的基本主题,映衬出一个悠远的神话幻境和迷离其中的牧神形象,在斑斓的音乐色块中涂抹出一幅层次丰富、细腻幽微的印象派大作,也瞬间打开了观众的聆听维度。
从牧神的午后梦境中慢慢苏醒,杨洋的指挥棒又将观众带入潮涌不迭的海边。《大海》是德彪西最为宏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从第一乐章东方既白的海天一色,到第二乐章沧海横流的激越灵动,再到第三乐章风与海之间汹涌磅礴的对话,乐团以丰富的管弦乐色彩刻画出变幻莫测的音乐之海,让观众在旋律起伏中构建属于自己的海市蜃楼,通往内心深处的大海。
德彪西曾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在《牧神的午后》中,他延伸了马拉美诗歌中的情感;在《大海》中,他将透纳的海上风景与葛饰北斋的海浪图凝结为音响;在初冬的夜晚,他把“星辰大海”“诗和远方”藏进了杭州乐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