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至此,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超越之前并列的澳大利亚和美国,独居世界第一。
梵净山是贵州继“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国丹霞”——赤水、“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后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贵州第一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贵州也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文艺星青年带你走近梵净山,领略奇特景观之美,探寻黔金丝猴栖息地申遗成功的魅力。
梵净山知多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可梵净山具备世界遗产所需的“突出普遍价值”,决定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
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
游客在梵净山游玩。新华社发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
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
主要景点
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棉絮岭
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凰山一览无余。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
黔山第一石
西线上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层后,立于山头的一尊奇石,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颐和园匾额)书写“黔山第一”也来自它的灵感!
万米睡佛
万米睡佛,仰卧在梵净山顶,长达10000米,为世界之最。千百年来,各地百姓把梵净山当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
蘑菇石
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样,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它已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10亿年以上)。蘑菇石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是许多画家、摄影家都以它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杰作。它如今作为梵净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还走进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
自然资源
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
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黔金丝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梵净山精灵”,“地球的独生子”现存约700只,仅分布在贵州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
梵净山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黔金丝猴、熊猴、猕猴、云豹、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鸳鸯、红腹角锥、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大鲵等14种。
其中最珍贵、最具科学价值的是黔金丝猴,梵净山是黔金丝猴的独一分布区。
大鲵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人文历史
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名山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山”。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
梵净山申遗历程
2013年10月
梵净山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2015年1月
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2017年1月
经国务院同意,梵净山成为中国政府2018年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2017年10月
经国务院同意,梵净山成为中国政府2018年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贵州省申遗工作团认为,梵净山成功申遗是国际社会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的认可,是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着力构建生态多样性保护网络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中国的世界遗产
共有53项